“我們的進攻,最終都被對方犯規終結,不信你去看看統計數據。”這是佩萊格裏尼的抱怨。抱怨聲來自英超首輪西漢姆聯主場慘敗給曼城賽後。
一周之後的波切蒂諾,再過一周的埃迪·豪伊,類似的抱怨不絕於耳。此前一個賽季,佩公就有過對曼城的投訴,至於伯恩利的戴奇、曼聯的索爾斯克亞、埃弗頓的席爾瓦、卡迪夫城的沃諾克以及水晶宮的霍奇森,都有過類似批評。在曼城麵前,對手攻勢強大,更糟糕的是,自己的進攻,常常還沒過半場,就被對方打斷終結了。祥解顏強專欄: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?搞不懂的一塊兒看看
顏強專欄: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?
西漢姆聯和曼城的比賽,曼城犯規13次,評論員們也在為佩萊格裏尼說話,許多次的犯規,都被認為是“戰術犯規”(tactical fouling)——抓好時機、趁對手進攻即將起勢,主動犯規來打斷對方。
批評者陣容非常強大,穆裏尼奧以及加裏·內維爾很少有統一意見,但對曼城“有組織有目的訓練有素”的戰術犯規,他倆觀點一致。持類似看法的,還有如今在中超主哨的克拉滕伯格。
當事人方麵,瓜迪奧拉從來不承認,他讓球隊刻意地通過戰術犯規來延緩對手進攻。爭論一直在延續。
以曼城對西漢姆聯的13次犯規解析,有7次發生在對方半場,53.85%。這種戰術犯規,目的非常明確:如果是在對方半場犯規,快速阻止對方的反擊,那麽你會得到防患於未然的良好效果。這種戰術,往往是攻擊性球隊樂意采納的。像曼城、利物浦這樣的球隊,絕大部分比賽都在大舉進攻,在對方半場投入兵力充分,而在本方半場,總會有防守疏漏。早犯規早下手,給了本方從容布防機會。
這些犯規往往都不嚴重,拉一下球衣、絆一下腿,不至於吃紅黃牌,而且距離對方禁區更近。這種戰術一點都不新鮮,高壓逼迫的打法,薩基時代就讓AC米蘭煥然一新,在對方半場的戰術犯規,和薩基、瓜迪奧拉的巴薩再到克洛普的多特蒙德、利物浦,幾乎一脈相承。
瓜迪奧拉執教巴薩時代的6秒原則,就是要在本方進攻失球後,快速地形成圍搶,重新奪回球權,然後再度進行有效組織。這種圍搶當中,自然包含有意無意的“戰術犯規”。曼城不是始作俑者,也不會因為批評而改變。
從2018—19賽季英超統計看,曼城全季犯規隻有328次,英超倒數第二,犯規最少的是利物浦,315次。這兩支球隊控製型的打法,意味著他們犯規更少、被犯規更多。但是深挖數據,去解析一下20支球隊在非控球狀態下的犯規次數,也許更能展現事實全貌。隻是這種數據英超都缺乏。
最直觀的解析,便是在對方半場犯規次數。上季曼城328次犯規中,58.84%的犯規,發生在對方半場,英超第三。這一項數據比例,利物浦高居榜首:63.17%。其次是伯恩利,第四位為降級的哈鎮。所以並不是最擅長進攻的強隊,采納這種戰術。
在6秒原則下,失球後反搶犯規最快的球隊又會是誰?阿森納排第一,失球後平均8.2秒反搶犯規,曼城、利物浦和埃弗頓,都是平均8.3秒。再往前追,2017—18賽季,失球後反搶犯規最快的,曼城,平均7.6秒,利物浦第三,8.3秒。這樣的數據解讀下,要說曼城、利物浦不是“有組織有目的”進行戰術犯規,誰能相信?
曼城助教阿爾特塔,在紀錄片《All Or Nothing》裏,被清晰記錄下來這樣一句場邊訓話:“一旦攻防轉換,趕緊犯規。”
戰術犯規,在主動進攻球隊當中,很容易形成一種團隊本能,甚至是不需要主教練可以布置的本能。
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,這句話,犯不犯規?
【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“體育長紅建議”:閱讀更多精彩足球資訊】
>